《你只欠我一個道歉 The Insult》 —— 沒有任何一方是純粹的受害者

yung
3 min readFeb 16, 2020

--

這部電影藉由主角東尼與葉瑟兩人間的爭執中,來探討族群衝突(黎巴嫩人、巴勒斯坦)、宗教對立(基督教、伊斯蘭教)、轉型正義…

東尼幼年時居住的農村(Damour),慘遭左派運動成員與巴勒斯坦民兵屠村,而當時年僅六歲他與父親連夜脫逃,成為了這場屠殺下的倖存者。但是,他的悲慘遭遇其實只是社會的縮影。

黎巴嫩有著脆弱的政治平衡,儘管基督教政權維持著表面的和平,可是基督教與伊斯蘭教間的對立,隨時都有可能演變成劇烈的衝突,而兩大族群徹底分裂的導火線,就是巴勒斯坦難民湧入黎巴嫩。因為巴勒斯坦難民信仰伊斯蘭教,也在戰亂中學會如何武裝自己,後來巴勒斯坦解放組織與黎巴嫩伊斯蘭族群的合作,讓後者有足夠的資本去衝撞現有的基督教政權,最後加劇的族群對立造成戰火迅速蔓延到各地,波及到大量無辜的平民,甚至相互對敵方陣營展開報復性的大屠殺,像東尼就是「達穆爾大屠殺」下的受害者。

因此,我可以理解東尼對巴勒斯坦人的仇視,畢竟他又是何其的無辜與無奈,眼睜睜的看著家庭破碎,要被迫離開遭戰火摧殘的故鄉,而且無情的殺戮者居然是巴勒斯坦的民兵 — — 那些接受黎巴嫩援手的一群人,黎巴嫩出自善意的幫助卻只換來冷血的報復。再者,巴勒斯坦人的悲慘遭遇博得了國際上的同情,許多人權團體與非政府組織不斷的給予協助,保護他們成為了一種潮流。但是,又有誰關注那些如同東尼般,被迫害的黎巴嫩難民?

另一個主角葉瑟是巴勒斯坦難民的後代,在黎巴嫩非法工作,當他因排水管問體與東尼發生後,就馬上遭到解雇,間接突顯出巴勒斯坦難民的權益問題。黎巴嫩以消極的態度處理難民問題,造成難民營裡生活水準低落,同時,巴勒斯坦難民的基本權利並沒有受到保障,像是工作權、財產權等。他們不被黎巴嫩的社會所接納,飽受歧視與差別待遇,而那些巴勒斯坦難民移居黎巴嫩的第二、三代,儘管從小生長在黎巴嫩,可是卻無法逃脫既定的宿命,依然被眾人當作次等公民,內心必定十分不甘。

電影裡,東尼在葉瑟的言語挑釁下揍了他一拳,葉瑟也終於說出了那句「對不起」。或許,這一句遲來卻深沉的道歉,讓兩人不再盲目的仇視對方,更能了解對方的立場與內心的痛苦。就像東尼的律師杜埃希所說:「沒有任何一方能說自己是純粹的受害者、唯一受傷的人」,有時候我們很難判定誰的所做所為才是真正的正義,但是可以時刻提醒自己無論遭逢多大的不幸,也不能將它變成為向他人施暴的藉口因為我們不能憑藉自己弱勢的處境,就把所有的行為給合理化,成為濫用他人憐憫的加害者

--

--